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干不下去别回老家卖咖啡,去纽约

发布时间:2023-06-22 12:02:56 来源:凤凰网

about time coffee是一个新成立的咖啡品牌。网站上写着这样的品牌哲学——“我们采取移动端优先的策略,从定制商品到下单都可以在移动端完成,不需要等待就能拿到完美的咖啡”。

虽然读起来很有种互联网时代弄潮儿的感觉。

如果这家牌子出现中国的一二线城市,那些北上广写字楼里血液中咖啡因含量永远超标的白领们,只会在自己从Manner或者瑞幸出来的时候匆匆地瞥一眼他的牌子,然后发出一声“呵,好土。”


(相关资料图)

但是它的合理性就在于,这家概念似乎诞生于中国互联网萌芽阶段的咖啡店才刚刚出现在纽约的街头。是当年Ofo小黄车Ceo戴威在美国最新的项目。

假如是当年雷曼兄弟破产后的银行家跑到天津街头卖起了煎饼果子,可能大概率最后让他们上路灯的原因不是因为资本家而是煎饼果子难吃。

但是戴威、那个还拖欠着广大中国人民押金的商业鬼才,去纽约卖咖啡这个事儿却处处显露着合理。

对于一个失意的一线城市职场人来说,“干不下去回老家的小县城开家咖啡馆”永远是人生仕途不顺之后的PlanB。他们总是相信着一个简单的商业逻辑,“自己作为自己三线县城里大城市的象征,通过那些噱头唬人的精品咖啡和露营椅一定能把老乡从麻将馆吸引到自己的店里。”

但是如果考虑到about time coffee虽然才刚刚开了5家店但是却估值4000万美金。或许这就有层黑色幽默的意味了。

难道说北京白领混不下去去纽约开咖啡店,也是一种商业上的降维打击?

想象一下也许是在某个纽约繁忙的午后,当时还没有成为老赖的戴威,士气风发地行走在了纽约的街头,想象自己几年后来这里敲钟的样子。他突然看见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在星巴克里排队时候似乎少了一点潇洒地小程序下单、然后带走一杯生椰拿铁的从容。

所以不管是负债多少亿或者仅仅是换了一个PPT给新的投资人讲着新的故事。在纽约推广真正的移动支付就像是拯救世界的天使。

其实纽约的街头也有移动支付,不过就不太像那么回事儿了。

当年来到布鲁克林的一家烤肉店,服务员说我们这里没有菜单,随后送上来一张打印着二维码的制片。杨经理心想,“呦,不错,也没有那么落伍嘛?”结果扫完码之后需要下载一份8.2MB的菜单,pdf格式的,有人的手机还打不开。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起来曾经有土鳖想象着英式贵族的优雅就是管家端着银盘子走过来,告诉你盘子里的卡纸是城堡的Wifi密码。

反过来可能村炮想象中的互联网便利就是扫描二维码下载的Pdf菜单。

about time coffee 发过播放量最高的视频

互联网思维改造咖啡行业的第一步就是,星巴克的那是客人,我们的这叫“用户”。具体的区别就是,只要下了APP那就得叫用户。

但是对于about time coffee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但是数据显示只有15%的人选择了线上支付。相反他们店里现在大部分的新客都是收到了补贴活动的吸引,下载注册App即可免费喝五杯咖啡。唯一有些许矛盾的是在纽约有使用移动支付习惯的人大多是高收入人群,想要用补贴活动吸引来它真正的用户还是有点麻烦。

另外一方面About time coffee在Ins上做过一次比较成功的活动。“带着自己的创意杯子来打咖啡。”

我知道国内经常混迹于各大咖啡馆的,看到这种类型的活动已经审美疲劳,不论是拿着痰盂还是葫芦瓢,甚至带着澡盆都无法给自己一丝一毫的新奇体验。但还是那句话,纽约人觉得这活动挺新鲜。

图为一张Ins高赞,内容是一个网红带着花瓶来喝咖啡

当然About time coffee最早的主力消费群体,可能还是那批从国内追账追杀到美国纽约的人。

虽然190块钱的押金要不回来,但是能免费喝两杯咖啡,就当是戴老板钱包里面出的了。也许最早这个品牌找他站台就是为了这个流量?

不过目前反应下来,这个牌子最大的问题是太甜了。

关于产品,他家主力推的产品都是香芋咖啡、椰子抹茶拿铁、蝶豆花特调气泡水之类的东西。一样是会让浸淫在国内卷到极致的饮料市场的用户感觉乏善可陈的东西。

不过,对于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来说,还有什么是比逼着美国人在手机上面下单加了无数糖浆和饮料的咖啡制品更酷的事儿呢?曾经美国人第一次把星冰乐和加了打发奶油的玛琪雅朵端到意大利人面前的时候,让意大利人觉得恶心。

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是时候让美国人,这个孕育了星巴克的土地感受一下来自遥远东方的咖啡文化了。

椰奶和芋圆珍珠只是第一步。迟早有一天,在时代广场的打卡的青年都得因为手中又一杯章鱼生捞美式和皮蛋拿铁而感到自豪。

类似的故事其实并不稀奇,比如日本的贝果彻底改变了全世界对“纽约硬面包”的认知。比如现在我们希望的贝果的标准、整形的技术手法都是日本的烘焙师的发明,和之前的“纽约犹太犹太烤馒头”基本上没了什么关系了。

比如日本人卖贝果前,人们对贝果的形状、钻石纹远没有现在这么苛刻。而当日式的贝果回流回流到了纽约,导致传统纽约烘培师傅也开始用日本的工艺标准重新衡量的自己的产品。

一个很经典的贝果教材书,封面这个品控如果放到今天的商业环境,大概率是不及格的

某种玩法发展到了极致才是真正的商业。就像是曾经T97咖啡曾经带给行业的震撼——一个曾经靠着网红出圈的咖啡品牌,背后的团队几乎全部都是早年做微商的那群人。

“T97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咖啡品牌,只有它们做到了真正一家咖啡馆一杯咖啡都卖不出去,却可以挣到钱。“

——说这句话的编辑就住在杭州,每天和各种带货网红和互联网杀猪盘操盘手抢夺着盒马的打折肉类。

于是他补充了一句。“这么伟大的咖啡品牌,一定诞生在杭州,也只能诞生在杭州。”

事实上,我没有评价任何品牌的“好坏”。只是真的,可能中国现在就是精品咖啡市场最好的地方。也正是因此,它能够容得下各种各样奇葩的商业形式。

而至于高级或者说发达是什么?

有时候那种高级的感觉就好像是你跟朋友吵架的时候,他看着你的歇斯底里之后毫无感情地说出来一句,“你的感觉我都经历过。”

那个时候你明明知道他是错的,他是不好的,但是一旦对方处在更进一步的阶段,那么一切都给人一种碾压式的渺小。

国内多少认认真真做咖啡的品牌聊起来总是各种瞧不起瑞幸。但是两年之后,有几家店没把生椰拿铁加入了自己的菜单。

不过当然,关于About Time Coffee的结局,有消息说,这个品牌又一次遇到了资金链困难,可能面临扩张受限。

这个故事听起来并不让人意外,正如那些辞职回老家开咖啡馆的城里人一样十有八九最后都是石沉大海。小县城总有自己的规矩,指望互联网文化的“降维打击”往往都是一厢情愿。

如果他真的想要东山再起,想要用中式的互联网思维降维打击,或许可以试试另一条纽约的无人涉足的蓝海,在纽约街头直播带货就不错。

推荐阅读